香港樓價高企,究竟有多誇張?留在香港買樓?還是投資海外物業?
儘管疫情嚴峻,全球樓價的趨勢依然備受矚目。Numbeo數據庫對全球房地產作了一系列數據分析,讓投資者可客觀對比各地樓市的投資價值。
香港人的蝸居有多難?
我們從統計中的全球112個國家地區當中,挑選了12個熱門海外市場的數據作比較,包括:
- 北美洲:美國和加拿大
- 歐洲:英國、愛爾蘭、葡萄牙
- 亞洲:中國內地、日本、台灣、馬來西亞、越南
- 大洋洲:澳洲和新西蘭
此項統計的計算方法,假設了住宅面積中位數為 90 平方米 (約968平方尺),而家庭可支配淨收入,則定義為平均淨薪金收入的1.5倍。通過有關住宅樓價的三項指標,包括:
- 樓價VS居民收入
- 按揭成本 VS 居民收入
- 租金收益率
來跟香港作比較,回答以下三個問題,包括:
- 居民買得起住宅物業嗎?
- 居民供得起按揭貸款嗎?
- 買樓收租值得投資嗎?
結果足以說明,香港人究竟有多難!為什麼香港人選擇移民,選擇到歐美去安居樂業。
與此同時,數據亦可客觀對比各大海外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價值,了解我們憑什麼認為,美國住宅的投資價值是最佳的。
1. 居民買得起住宅物業嗎?
樓價收入倍數 (Price to Income Ratio) 是衡量住宅購買能力的基本指標,越低越好。

結果顯示,香港樓價收入倍數高達46.9倍,在112個國家地區中排倒數第3,僅次於加納和敘利亞!亞洲國家的樓價收入倍數普遍偏高,中國內地(29倍),台灣(22倍),越南(21倍)。亞洲人節儉勤勞,然而節衣縮食,也要花很多年才能買得起樓。
相反地,一般的歐美國家,樓價收入倍數普遍只在10倍或以下,以美國(4倍)為最低,全球排名第3。
2. 居民供得起按揭貸款嗎?
按揭成本收入比例 (Mortgage as a Percentage of Income) 是抵押按揭的實際每月供樓成本,除以家庭收入的百分比,越低越好。計算方法假設採用20 年還款期,以樓價100%按揭來計算。



就算儲蓄足夠支付首期,如願以償的買樓「上車」,香港人供樓亦絕非易事。香港的按揭成本收入比例是294%(2.9倍),全球排名倒數13,亞洲排名也僅優於敘利亞、伊朗、斯里蘭卡和柬埔寨。勤勞的亞洲人民,似乎不太介意犧牲收入的一大部分,甚至收入的翻倍去供樓。只有日本(63%)和馬來西亞(72%)的比例,感覺稍為人性化一點。
相反地,歐美地區的按揭成本收入比例,普遍在60%以下,明顯低於亞洲國家。
其中,這項比例以美國的(28.5%)為最低,全球排名第2。這說明了,只要在美國有工作有收入,供樓還是相對容易的。然而,美國人卻偏偏越來越喜歡租樓,Multifamily出租公寓越見供不應求(請參考:投資機會|美國的人住房問題 為香港人帶來長線投資機會),想想真的有點諷刺。
3. 投資買樓收租值得嗎?
租金收益率 (Gross Rental Yield) 是年總租金除以樓價,以百分比顯示,越高越好。



能夠排除萬難「上車」的香港人,可算是人上人。有資格買樓收租的香港人,更可謂三生有幸!然而,真的值得榮幸嗎?
香港的租金收益率只有1.6%,全球倒數第4,僅優於南韓、中國內地和台灣。積穀防饑,是東亞民族的美德,可惜,居高不下的樓價,卻讓收益率嚴重偏低,破壞了投資價值。
歐美國家的租金收益率,普遍是東亞地區的2-3倍以上。其中,美國的租金收益率高達8%,全球排名第8!
投資美國住宅,性價比最高
根據以上數據分析,投資美國住宅物業,是發達國家中的首選。不論從經濟結構、法律體系、就業機會、子女教育等角度,美國都領先全球。移民到美國,安居樂業,買樓收租,才是真正的人上人!
我們樂意將這片投資樂土,介紹給有眼光的香港人。投資未來,成為有選擇的人。
心繫香港,志在遠方。
思辰資本經營美國Multifamily房地產基金,既能抗通脹,亦能穩定收租。欲了解更多?請參考我們的「美國房地產」投資專頁。思辰分享經營海外物業的投資心得,讓海外物業投資,成為你的成功標籤!
更多文章:
基金vs REIT,房地產投資兩大工具
房地產基金還是REIT?必先了解交易結構
投資房地產基金 輕鬆收租最佳捷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