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和戰火,佔據了新聞頭條。就在此時,美聯儲啟動加息。你也許問:美國加息,是美國的事,跟不在美國的我有關嗎?答案是:肯定有。
要了解美國加息,如何對香港人財富管理有著深遠的影響之前,就必須先了解,美國加息,如何跟香港有關。
香港利率真的可以不跟美國走嗎?
香港坊間有一種說法,認為香港利率無需跟著美國走。
他們認為,參考上一次的加息週期,美國加息9次達2.25%,而香港只加息1次0.125%。加上目前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充裕,目前為3300億元,要回落到1000億元水平,香港才有機會考慮加息……「香港不跟隨美國」這一說法,的確有些歷史和事實根據。
歷史雖可以作為參考,但如果歷史只管重複,那麼所有人都擁有水晶球,都可以預知未來了!
聯繫匯率,約束了香港的貨幣政策
聯繫匯率的存在,意味著香港放棄了獨立的貨幣政策,港美利息趨勢同步是必然的。
理論上,美元加息,港幣就要跟隨,否則,市場資金就會迅速地轉向美元了。試想,目前港幣和美元存款利率一樣,匯率掛鉤,持有兩種貨幣的價值都是一樣的。若果美國加息,美港息差存在明顯溢價,例如美息>港息1%的話,市場就會選擇沽港幣買美元。作為交易對手,金管局自當出售美元儲備,當匯率接近區間上限7.85,為停止外匯儲備流失,港幣就不得不考慮加息了。
此一時彼一時的香港,底氣不復當年

一直以來,美國和香港利率,都幾乎齊上齊落。唯一例外,就是上次美國的加息週期,發生在2015-18年:
當時香港正過著「好日子」,股市樓市暢旺,市場融資渠道暢通,內地資金大手筆投資香港,國際熱錢源源流入,銀行體系底氣十足,庫房充裕,根本不愁資金,港幣無需跟隨美元加息。
如今2022年的香港,百業蕭條,股市IPO停滯,市場氣氛薄弱,融資能力不如7年前。就算通關,內地已在貫徹共同富裕,資金還會大筆投資香港嗎?國際資金還能像以前選擇香港嗎?香港金融市場,依然是世界級投融資者的理想平台嗎?
此一時彼一時,大家心裡有數……
相比上次加息,美國環境也大不同
2015年那次加息,美聯儲的動機,是基於「利率正常化」原則,嘗試結束長期零利率的狀態,性質上,是一種調和作用。當時候的消費者價格指數(CPI)僅維持在1-2%水平,不存在通脹問題,加息純屬選項,而非必要的。
但這次加息的主因,是40年來最兇猛的通脹,2022年2月份CPI更高達7.9%,百物騰貴,影響民生,到了民怨沸騰的地步,加息是必要的。(請參考: 美聯儲啟動加息週期 烽火連三月(一))



美國經濟基礎穩固 無懼加息
雖然面對高通脹,但另一方面, 美國經濟基礎卻仍然相當穩固。2021年GDP增速高達5.7%,失業率在4% 以下,屬於歷史低位。加上疫情消退,經濟元氣已在恢復,聯儲局無需擔心加息引發經濟衰退,沒有後顧之憂。
目前市場預測,今年可能加息4-5次,甚至可以高達7次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這次的加息週期,要比上一次更劇烈。
至於香港跟不跟隨美國加息?相信將很大程度地影響香港投資者的投資取態。
相較被動地等待昭然若揭的答案,思辰資本美國房地產基金,以投資美國多戶型公寓作為底層資產,乘著美國經濟強勁、就業率高、薪金上升等良好環境,為租金創造上升空間,使我們的主動增值策略(Value-add Strategy)更順利地推行。 (什麼是Value-add?請參考:投資增值|美國買樓收租等升值?增值投資策略 主動提升物業價值) 應對美國和香港的加息週期,我們則鎖定長期低利率,為我們的投資者規避加息風險。 欲了解更多?請參考我們的「美國房地產」投資專頁。
加息將牽動香港樓市,而對美國房地產的影響,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繼續分析。 心繫香港,志在遠方。投資未來,成為有選擇的人。
更多文章:
美聯儲啟動加息週期 烽火連三月(一)
盤點全球住宅房地產投資價值,為什麼美國第一?
基金vs REIT,房地產投資兩大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