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PF變年金,被偷走的那15年

MPF變年金,被偷走的那15年

  • Post category:Investment Insight
  • Reading time:1 mins read

作為一個香港人,提起年金,實在不吐不快!想用一個客觀理性的角度,去探討一下:年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值不值得買?

MPF變年金,年金是什麼?

年金是一種長年期的保險產品,投保人繳付保費後,保險公司便一點一滴地,從保費本金當中扣點「碎銀」出來,發放給投保人,稱之為「年金收入」,直至保險合約期結束。年金一般可分為「即期年金」與「延期年金」兩類。

「即期年金」是一錘子買賣,投保人一次過繳付保費,隨後即每月領取指定「收入」,目標客戶為資金較為充裕的退休人士。而「延期年金」類似於儲蓄計劃,投保人一般為相對年青的在職人士,提前分期或一次性繳付保費,等到若干年退休以後,便可獲取每月指定「收入」。

在香港近兩年來,年金產品的宣傳可說是鋪天蓋地,到處都是平面和電視廣告,保險和銀行的銷售人員也經常大力推薦。不巧地,政府最近莽撞地倡議要把MPF變年金,引來社會一片嘩然!不管正面還是負面,畢竟給年金這個產品,增添了不少人氣,出現在公眾的視線範圍。

年金這壺新瓶舊酒,賣點是什麼?

每當大家想研究年金的投資價值,Google一下的時候,往往看到的都是保險公司的廣告。從保險公司的角度,賣花當然要讚花香!然而,年金這朵花,香在哪裡?年金的宣傳手法,有動之以情,也有貌似理性的分析。

要動之以情,就少不了煽情的宣傳手段,當中不乏一些吸引眼球的口號,例如:傳承最愛、終身保障、穩定增長、自製長糧、源源不絕的現金流等等… 投射出一幅幅安逸的晚年生活的畫面。

從宣傳刊物上看到,年金被吹捧有多重優勢:提供年金計劃的保險公司,普遍被認為是可信賴的主體,違約倒閉的信貸風險極低。年金作為一種超長期的產品,閒閒地鎖定十幾二十年,投資人只要循規蹈矩地繳納保費,或按期供款,然後心如止水、顆粒無收地守候多年,直到退休,便能獲取每月發放的保證「收入」,相當穩健。另外,合資格的延期年金產品(Qualifying Deferred Annuity Policy , QDAP)的保費支出可免入息稅,被宣傳為在職人士應該投保的另一原因。

實質案例,一眼看懂年金運作

細想一下,穩健和省稅,就足以說明年金的投資價值嗎?我們拿「香港年金計劃」(運營政府指定的公共年金計劃的公營機構)來做個實例:

「香港年金計劃」是一種即期年金。假設一名60歲男士投保100萬元,保險公司便提供206個月(17年2個月)的保證期,領取每月5,100元的保證「收入」(即每年61,200元),206*5100約105萬元,等於已繳保費的105%。保證期過後,只要投保人存活,保險公司就會繼續每月派發這個保證「收入」,直到投保人身故。

圖一:60歲男士投保100萬元的年金計劃計算表(來源:香港年金)

什麼是保證期?香港年金保證,你只要熬過17年的保證期,就可以拿回本金,外加「大拿拿」5%的利息。如果熬不過保證期,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呢?在保單有效期間,可以發生2種情況:

  1. 投保人身故

若果身故不幸地發生在保證期內,受益人就有兩個選擇:

選擇一:繼續被動領取每月收入,直到保證期結束(即第17年)。這樣的話,身故前後全期累計的總收入,就等於保費105%的保證金額。或

選擇二:主動終止年金計劃,領取一筆過賠償。但這樣的話,全期累計收入(包含此前每月收入加上這筆賠償)就到不了105%的保證金額,但也不會少於保額的100%。人都走了,起碼不要輸錢咁激氣。

以上在保證期內身故,給受益人的賠償安排,就是所謂的「傳承」功能。別忘了,這些賠償,絕大部分都來自投保人的保費本身。

2. 投保人主動退保

若遇上什麼意外支出(如動手術、幫子女買樓等),想緊急套現資金的話,投保人主動取消計劃,能拿回多少就很難說了。在保證期內退保,其實是個「殺雞取卵」的做法,因為全期總收入(包含此前每月收入加上退保價值),根本抵不上保費本身,等於必然虧本。

投保人好比長期借錢給保險公司,若想要提前取回的話,就準備賠了夫人又折兵吧!例如,1年後退保,全期只總共拿回69萬元,31%沒了!4年後退保,只拿回80萬元,20%沒了!

MPF變年金,根本是個愚蠢的做法

年金是個「鬥長命」的投資,保證期內提前結束,不管是被動身故,還是主動退保,根本就拿不到收益,甚至可以虧損。保證期少說都15年以上,等於資金被鎖住了。所謂的「收入」,絕大部分來自保費本身,羊毛出在羊身上,額外收益含量很低。

打工幾十年,供了MPF幾十年,一到退休,本可獲取一大筆資金,自由支配,如今政府要退休人士自投羅網,讓自己的財富再次被鎖住十幾二十年?

想自製長糧,靠年金?其實還有很多實在的投資選擇。接下來,我們將繼續分析一些有關年金的誤解,請繼續關注。

讓你的財富走得更遠, 思辰資本, WhatsApp +852 98485634

思辰資本集團屬下機構持有香港資產管理金融牌照,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應細閱及考慮基金銷售文件,當中載有基金的投資目標、風險因素、收費及開支詳情。

更多文章:
林鄭施政報告:隔靴搔癢的願景,大家收貨嗎?
香港樓市冰與火之歌(三):主宰香港未來的世紀博弈?
投資增值 | 疫情之下乘風破浪的Multifamily 投資

聯絡思辰資本 Contact Season Capital
讓你的財富走得更遠,思辰資本
WhatsApp 或 致電 +852 70721388 。根據你的實際需求,思辰團隊爲你提供投資諮詢服務,制定專屬財富管理方案,請提供以下聯絡方式:(思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:證監會持牌法團 BOC105)

Push your wealth further, Season Capital.
WhatsApp or call us at +852 70721388. Based on your specific needs, Season Team will provide investment advice, and tailor make your wealth management proposal. Please provide your contact information as follows: (Season Asset Management Ltd: HKSFC CE Number BOC105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