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投资的两大难题
当前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,无非就是两件事:疫情 和 通胀
我不是医学专家,不敢班门弄斧,胡乱分析疫情变化,只希望疫苗争气点,真正能够战胜病毒,让全人类生活恢复正常。
然而,通胀这只老虎,虽然已经离开我们有20多年了,年青一代几乎不太认识。但对于了解经济历史的人来说,通胀并不陌生,也知道它有多么可怕。 (请重温:抗通胀|美联储否定短暂通胀 长寿变得好可怕?)
因此,我们金睛火眼般地观察通胀数据,但愿能防得住这只老虎,保护大家的财富。

美国通胀已经创下30年新高,香港居然显得风平浪静
美国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升了6.8%,创下了1982年6月以来的新高。物价不断攀升,拜登民望不断沉底,跌至上任后新低的41%。目前,通货膨胀已经稳固地超过了疫情,成为美国最大民愤。
反观,香港呢?香港11月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只轻微上升了1.8%。港币和美元挂钩,香港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,本该完全跟随美国。然而,1.8% VS 6.8%,这个落差实在太大了!
我答应给大家分享的观点,在这里娓娓道来。
比较香港和美国的通胀指数
美国的通胀比香港高很多,这是为什么?魔鬼在细节。我们拆解了美国和香港的通胀数据来源,尝试解释两地通胀落差的原因。



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,通胀的最大源头是能源、食品和交通,权重分别是2.8%,27.4%和6.2%。而通缩的最大源头是住屋,权重占了40.3%。






参考美国劳动部(U.S.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, BLS)的CPI权重分配,食品(15.2%)和住屋(42.4%),相对香港政府的差异并不大,除了能源。
全球能源成本在过去一年的升幅高达30% 以上。而BLS 不把能源归入单独类别,而是放在交通运输中的燃料子类别,以及住房中的能源子类别。因此,能源成本间接反映在整个 CPI 的变化当中。若要将能源作为单独类别来进行跟踪,能源则占了指数约6.2%的权重,相对香港的2.8%权重来说,能源在美国CPI指数的占比更重,拉动了通胀指数。



另一点更重要的区别,就是来自于权重占比约40% 的住屋。美国的住屋开支按年上升2-3%。反之,根据香港统计处数据,让大家惊讶的是,香港的住房成本在下降,尤其是私人房屋租金,比去年下降了0.9%。
因此,香港之所以维持轻微通胀,背后的原因,是租金下降。
香港轻微通胀指数,表面上波澜不惊,实际上暗流汹涌
换句话说,把香港的通胀指数拆开两边看: 占指数40%的租金在轻度通缩,其余的消费服务部分正在猛烈通胀。如果租金继续下降,甚至把整体指数拖进通缩水平,并非不可能。
众所周知,目前有不少香港人,都是靠收租来过日子的。尤其是有钱人,只要有楼在手,半世无忧…… 可是租金收入的萎缩,伴随着消费品和服务成本的上升,收入萎缩,开支膨胀,对于这些在香港收租的人们,可算是双重夹击!
这是对准备投资在香港买楼收租的人的忠告,香港楼价的上升空间还能有多少?见仁见智。按目前情况,本身不到2%的租金回报率,加上楼价和租金还在下降轨道,在香港买楼要跑赢物价?可谓天方夜谭。
投资收益必须要高过通脤,不妨考虑在美国收租
美国住宅公寓的租金收益率在5%左右,楼价和租金在上升轨道,即使在疫情下,2021全国不同地区的租金涨幅在8-12%的区间。当地就业情况良好,4%左右的失业率是历史低位。恰好遇上美国住宅公寓供求失衡的问题,(请参考:投资机会|美国的人住房问题 为香港人带来长线投资机会)投资美国住宅房地产,解决通胀忧虑,正是良机。
让你的财富走得更远, 思辰资本, WhatsApp +852 98485634
更多文章:
海外物业包租公系列(四):海外收租要防范租霸
抗通胀|美联储否定短暂通胀 长寿变得好可怕?
30 年最强通胀来袭 一件必须做 一件必不能做 退休理财投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