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楼价高企,究竟有多夸张?留在香港买楼?还是投资海外物业?
尽管疫情严峻,全球楼价的趋势依然备受瞩目。 Numbeo数据库对全球房地产作了一系列数据分析,让投资者可客观对比各地楼市的投资价值。
香港人的蜗居有多难?
我们从统计中的全球112个国家地区当中,挑选了12个热门海外市场的数据作比较,包括:
- 北美洲:美国和加拿大
- 欧洲:英国、爱尔兰、葡萄牙
- 亚洲:中国内地、日本、台湾、马来西亚、越南
- 大洋洲:澳洲和新西兰
此项统计的计算方法,假设了住宅面积中位数为 90 平方米 (约968平方尺),而家庭可支配净收入,则定义为平均净薪金收入的1.5倍。通过有关住宅楼价的三项指标,包括:
- 楼价VS居民收入
- 按揭成本 VS 居民收入
- 租金收益率
来跟香港作比较,回答以下三个问题,包括:
- 居民买得起住宅物业吗?
- 居民供得起按揭贷款吗?
- 买楼收租值得投资吗?
结果足以说明,香港人究竟有多难! 为什么香港人选择移民,选择到欧美去安居乐业。
与此同时,数据亦可客观对比各大海外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,了解我们凭什么认为,美国住宅的投资价值是最佳的。
1. 居民买得起住宅物业吗?
楼价收入倍数 (Price to Income Ratio) 是衡量住宅购买能力的基本指标,越低越好。

结果显示,香港楼价收入倍数高达46.9倍,在112个国家地区中排倒数第3,仅次于加纳和叙利亚!亚洲国家的楼价收入倍数普遍偏高,中国内地(29倍),台湾(22倍),越南(21倍)。亚洲人节俭勤劳,然而节衣缩食,也要花很多年才能买得起楼。
相反地,一般的欧美国家,楼价收入倍数普遍只在10倍或以下,以美国(4倍)为最低,全球排名第3。
2. 居民供得起按揭贷款吗?
按揭成本收入比例 (Mortgage as a Percentage of Income) 是抵押按揭的实际每月供楼成本,除以家庭收入的百分比,越低越好。计算方法假设采用20 年还款期,以楼价100%按揭来计算。



就算储蓄足够支付首期,如愿以偿的买楼「上车」,香港人供楼亦绝非易事。香港的按揭成本收入比例是294%(2.9倍),全球排名倒数13,亚洲排名也仅优于叙利亚、伊朗、斯里兰卡和柬埔寨。勤劳的亚洲人民,似乎不太介意牺牲收入的一大部分,甚至收入的翻倍去供楼。只有日本(63%)和马来西亚(72%)的比例,感觉稍为人性化一点。
相反地,欧美地区的按揭成本收入比例,普遍在60%以下,明显低于亚洲国家。
其中,这项比例以美国的(28.5%)为最低,全球排名第2。这说明了,只要在美国有工作有收入,供楼还是相对容易的。然而,美国人却偏偏越来越喜欢租楼,Multifamily出租公寓越见供不应求(请参考:投资机会|美国的人住房问题 为香港人带来长线投资机会),想想真的有点讽刺。
3. 投资买楼收租值得吗?
租金收益率 (Gross Rental Yield) 是年总租金除以楼价,以百分比显示,越高越好。



能够排除万难「上车」的香港人,可算是人上人。有资格买楼收租的香港人,更可谓三生有幸!然而,真的值得荣幸吗?
香港的租金收益率只有1.6%,全球倒数第4,仅优于南韩、中国内地和台湾。积谷防饥,是东亚民族的美德,可惜,居高不下的楼价,却让收益率严重偏低,破坏了投资价值。
欧美国家的租金收益率,普遍是东亚地区的2-3倍以上。其中,美国的租金收益率高达8%,全球排名第8!
投资美国住宅,性价比最高
根据以上数据分析,投资美国住宅物业,是发达国家中的首选。 不论从经济结构、法律体系、就业机会、子女教育等角度,美国都领先全球。移民到美国,安居乐业,买楼收租,才是真正的人上人!
我们乐意将这片投资乐土,介绍给有眼光的香港人。投资未来,成为有选择的人。
心系香港,志在远方。
思辰资本经营美国Multifamily房地产基金,既能抗通胀,亦能稳定收租。欲了解更多?请参考我们的「美国房地产」投资专页。思辰分享经营海外物业的投资心得,让海外物业投资,成为你的成功标签!
更多文章:
基金vs REIT,房地产投资两大工具
房地产基金还是REIT?必先了解交易结构
投资房地产基金 轻松收租最佳捷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