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币汇率从3月末的6.34,到4月末的6.61,一个月间贬值超过4%!此时此刻,离岸人民币已经失守6.7,贬值速度快,幅度大。事有凑巧,正值上海疫情,不禁让大众猜测,这次人民币贬值,是否跟信心危机引发资金外流有关。
本轮贬值跟2018年相似
上一次人民币贬值大趋势,发生在2015年和 2018年。
2015年的贬值是由「汇改」所触发的,当时中国为谋求让人民币国际化,让汇率走向市场化,从紧盯美元的单边走势,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双向浮动,可以说是中国「主动」引发的一次贬值。至于2018年的贬值,则是由于美联储推动利率正常化,美国在年内加息4次,美元走强所导致的,人民币可算是「被动」贬值。

2022年这次贬值 ,跟2018年那次相似,也是由于美国加息所引发的。美国在通胀压力下加息(请参考: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 烽火连三月(一)),美元走强,等于主要货币如欧元、英镑、日元等相对贬值。



人民币也不例外,跟随这一篮子货币兑美元贬值,本该是合情合理的。我们不能光靠人民币走势,便猜测是资金外流所导致的,这点忧虑看来并不成立。
面对贬值 国内投资者该如何部署?
市场普遍认为,2022这次加息周期,将要比2018年那次要来得更剧烈。这可能也意味着,这次人民币贬值的力度,也要来得更猛烈。
有一点是肯定的:货币贬值,一方面,物价贵了,提高了消费者的成本;另一方面,出口强了,提高了出口商的利润。贬值,变相是让收入从大众转移到厂商,是一种「财富再分配」,对商家有利。
相反地,贬值使人民币资产或储蓄价值缩水,对国内投资者是不利的。投资到真正的美元资产,从中长线角度,才是最合理的选择。 (请参考:美元资产也有真假之分)
香港投资者会否被殃及池鱼?
对香港投资者而言,人民币走弱有以下两重后果:
第一,中美息差越高,越容易吸引外资流入,反之亦然。如今,美元利率上升,人民币则相反。从4月中旬开始,中美10年期国债息差甚至出现倒挂,导致人民币贬值。香港作为中国首要的离岸金融市场,中国资产吸引力下降,香港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也会下降。若中美息差倒挂常态化,香港金融业将面临长期考验。
第二,中美经济走势相反,对锚定美元的联系汇率而言,要维持稳定性变得更困难。 (请参考:40年保质期 中美经济联系汇率重回十字路口)这也是我们一直担心的。
持有港元资产或储蓄的投资者,该提高警惕,未雨绸缪。在当前形势下,转投美元资产,就可以把汇率风险降到最低。
心系香港,志在远方。投资未来,成为有选择的人。
思辰资本美国房地产基金,以投资美国Multifamily多户型公寓作为底层资产,乘着美国经济强劲、就业率高、薪金上升等良好环境,为租金创造上升空间,使我们的主动增值策略(Value-add Strategy)更顺利地推行。 (什么是Value-add?请参考:投资增值|美国买楼收租等升值?增值投资策略 主动提升物业价值) 应对美国和香港的加息周期,我们则锁定长期低利率,为我们的投资者规避加息风险。欲了解更多?请参考我们的「美国房地产」投资专页。
更多文章:
加息大环境下 如何调整投资决策?
投资强势美元 分清真假美元资产
疫情下美国楼市投资火爆的10大因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