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往今来的世界格局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
以40年为一个节点,我们发现当中有些巧合,不得不让人思考,重新看待这个世界,是否已经绕回到同一个十字路口?
40年保质到期(一):中美经济走势相反
中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,中国正在保增长,美国正在抗通胀。
中国经过了40年改革开放,维持了多年高增长后,开始进入了「中收入陷阱」(Middle income trap)。如今,面对国内外不利因素,中国必须接受经济放缓的事实,情况令人唏嘘。
反观美国,虽然经济和就业情况良好,但在货币宽松、供应链不稳、加上地缘政治等因素之下,让通胀变成了洪水猛兽。 2月份CPI指数同比增速高达7.9%,创下40年新高,远远超出联储局2%的长期通胀目标。 (请参考: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 烽火连三月(一))

由于中美基本面差异,彼此的货币政策亦南辕北辙。
2022年,中国为保增长,需要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,降准减息均有可能,贷款利率继续下行。反之,美国为抗通胀,则以加息缩表为手段,市场预期今年5月美联储将直接加息50个点子,今年可能要加息6-7次,到3.5-3.75%的水平。
40年保质到期(二):全球化格局终结
世纪疫情,加上俄乌战争,可真把全球经济格局闹得天翻地覆。不论地缘政治和经济模式, 都会彻底洗牌,「全球化」格局可能将要终结。
论全球化历史,给世界带来最大助力的,就该数4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。经过上世纪80-90年代的铺垫,资产阶级自由化,以及排除万难的国企改革,中国修成正果,在2001年入世后,成为世界工厂,不仅创造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代,以及所带来的财富效应,还给世界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,让所有人享受到全球化的红利。
如今,中国、美国和俄国,分别代表了商品、科技和能源的三根顶梁柱,已经因为贸易冲突和战争,使多年来建立的国际秩序,变得摇摇欲坠。 大国之间相互制裁,损害了增长动力,加剧了通胀危机。 更关键的是,由于国际之间的金融资产未必再能互通,选定稳妥的国家进行投资,保持灵活性(stay nimble),才是财富管理者的重要命题。
40年保质到期(三):联系汇率与香港定位问题
香港自从1983年10月实施联系汇率制度,让港元汇率维持在7.75至7.85港元兑1美元的区间内。过去40年,联系汇率就像阳光空气般的存在着。



联系汇率的优点,在于港元汇率的稳定性,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风险,跟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息息相关。而它的缺点,就是港府丧失了货币政策的主导权,牺牲了调节经济的灵活性。
如今,香港在国际金融vs内地融合之间,似乎找不到两者兼容的落脚点,甚至渐渐迷失了方向。香港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离岸市场,如上述提到,受到中美经济走势和全球化格局终结,两大力量的拉扯下,难以维持平衡。
新一届的特首,将面临着「维持」或「破立」之间的取舍。以目前的形势而言,被动接受后者的可能性更高。至于,香港联系汇率这个锚,还该不该绑定美国?甚至还该不该存在?恐怕没人再敢写包单了。
联系汇率制度 改变风险不可小觑
持有港币流动资产的投资者必须注意,面对空前的世界格局改变,联系汇率是否真的稳如泰山?我们的推论是,按目前形势判断,脱钩风险只会变得越来越高。
万一这座「泰山」崩于前,你又岂能色不变?我们将在下一章,继续分析香港投资者必须保持警惕,如何为应对重大变革,作出未雨绸缪的准备,敬请关注!
心系香港,志在远方。投资未来,成为有选择的人。
思辰资本美国房地产基金,以投资美国Multifamily多户型公寓作为底层资产,乘着美国经济强劲、就业率高、薪金上升等良好环境,为租金创造上升空间,使我们的主动增值策略(Value-add Strategy)更顺利地推行。 (什么是Value-add?请参考:投资增值|美国买楼收租等升值?增值投资策略 主动提升物业价值) 应对美国和香港的加息周期,我们则锁定长期低利率,为我们的投资者规避加息风险。欲了解更多?请参考我们的「美国房地产」投资专页。
更多文章:
疫情下美国楼市投资火爆的10大因素
逆市下的胜利者 烽火连三月(三)
美国加息香港不跟随吗?烽火连三月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