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通识|通胀来临,如何实现长期增值的投资部署?

投资通识|通胀来临,如何实现长期增值的投资部署?

不可忽视的通胀风险

会唱的跟我们一起唱: 「你怕!我怕!个个怕! 烟加!酒加!屋租加! 巴士加!的士加!多士芝士乜都加! 加!加!加!加!」

许冠杰「加价热潮」这首歌在1979年制作,相信不少香港人都会听过这首歌吧,但真正经历过加价热潮的,恐怕就只有老人家了。

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,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速度,货币贬值,通货膨胀 (Inflation)就自然会发生。

过去20年间,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通胀严重呢?这个跟中国很有关系,凭借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,中国进入世贸以后,「中国制造」为全世界输出价格偏低的产品,甚至有人以「输出性通缩」(Exporting deflation) 来形容中国出口。这是过去十多年来,即使全球各国推出量化宽松 (Quantitative easing, QE),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一直缓慢,却没导致物价失控的原因。

圖1: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在過去一年急速飆升
图1: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过去一年急速飙升

美国联储局为应对疫情,实施了史上最强的一轮量化宽松,大量增加了货币供应量,联储局资产负债表在一年之间翻了一倍,多余的资金从而流入了资本市场。跟过往不一样的是,漫长的疫情拖延了经济复苏,美国政府将推出更进取的财政政策。而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,加上在反全球化 (anti-globalization) 的风气下,中国出口压抑全球物价的条件已经变弱。这一切因素,将导致资产和商品价格飙升。

著名美国投资人Stanley Druckenmiller说:「在历史上,我找不到这样一个货币和财政政策与经济环境脱节的时期。」未来数年,通胀的风险是实实在在的。

圖2:通脹超過市場預期,重返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水平
图2:通胀超过市场预期,重返2008年金融海啸前的水平

你的投资组合能否应对通胀压力?

小幅度的通胀可以促进消费,属于良性的。大幅度的通胀,会导致投资过热。而没有经济增长的通胀,叫滞涨 (Stagflation),物价涨工资不涨,对民生的冲击最大。不管什么通胀场景,投资需要产生更高的回报率,才能保持相同的购买力。

提到高回报,进取型投资人或喜欢科技股,而科技股在过去一年虽然表现抢眼,但已经充分反映了货币泛滥的威力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新经济 (New Economy) 企业如在香港上市的腾讯、阿里和小米等, 为了抢占市场来实现快速增长,一般比较依赖融资,所以新经济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敏感度相当高。

融资成本跟市场利率息息相关,当确认通胀的情况下,中央银行将考虑加息。所以对新经济企业而言,通胀预期响起了警号,提醒他们低融资时代可能将一去不复返了,对科技股不利。

保守型投资人或喜欢投资债券 (Bond),当加息发生了,定息债券价格便会下跌。而浮息债券呢,品种太少了,而且收益率都定的很低,如ibond利息才2厘多,不足以跑赢通胀。

总而言之,传统的股债组合,对抗通胀的效果并不理想。

以「买砖头」抗通胀 如何普遍适用于普罗大众?

理论上,房地产投资是个抗通胀的投资。道理很简单,当物业建筑的原材料价格提升,旧物业的重置成本(replacement cost)自然就要提高,所以在通胀的情况下,楼价上涨是理所应当的,这是第一点。

在良性通胀的情况下,经济同步增长,人们收入增加,租金和楼价便可自然提升,即投资者的投资物业也会跟着升值, 这是第二点。

通胀带来加息压力,对房价的确会造成负面影响的。香港按揭一般为浮动利息,例如P-2%或者H+1%之类的,在加息的环境下,业主供楼的压力一定增加。相反的,美国的按揭选择较多,当地流行长期固定利率,例如10年定息3%左右。在未来的加息发生之前,先利用长期按揭,锁定便宜的融资成本,是个聪明的做法,这是第三点。

这里要思考的是目前的楼价水平,投资者想买楼抗通胀,但是否人人买得起楼?以香港为例,香港人总感到「上车难」, 要「上车」, 首先要储够一大笔钱,付首期、缴各种杂费,在楼价是市民年收入中位数的21倍的前提下,入场门槛高,但租金收益率只有2%左右,在香港买楼有没有长期投资价值?

因此,在通胀的客观现实下,不少想继续投资房地产的专业投资者,会转投相对较成熟、价格公开透明的美国房地产市场。对于持有现金又想投资房地产抗通胀的人而言,更会以美国的多户型出租公寓Multifamily Apartment(#什么是Multifamily?) 为最主要投资策略。美国住宅房地产市场成熟,价格公开透明,投资机构尤其青睐多户型出租公寓Multifamily Apartment,每年成交量在千亿美金以上,退出方式灵活。

美国多户型出租公寓虽然入场门槛较低,但能令投资者享受稳定租金回报,在扣除了各种管理费、税费和交易费用后,给到业主5%以上的现金租金收益率。而出租公寓租约较短,物业经过翻新后,还可以灵活地上调租金,带来房价上升体现10-20%整体年化收益率,是抗通胀的理想投资。

让你的财富走得更远, 思辰资本, WhatsApp +852 98485634。

更多文章:
港股IPO 定价分配 知多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