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星期的焦点,除了8号风球之外,定必是8号风球之下,举行的「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」。大约 200 名全球金融高管齐聚一堂,是香港解除 Covid-19 隔离限制后,首次重大金融会议。

金融峰会 是风雨飘摇 还是风云际会?
参会的人来头不小,包括了汇丰、渣打、高盛、摩根和UBS等掌舵人。而中国当局亦安排了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等财金高管,亲自用英语预先录像,虽然未做到面对面交流,但光是这份沟通的诚意,全世界都能感受到。
对于很多参会的外资行老大,这已经是3年来第一次到访香港,不知道会否有点一别三秋,仿如隔世的感觉?一句Don’t Bet Against China and HK,立即引起了参会者一阵笑声和鼓掌,那些笑的和鼓掌的人,是否都同意这句话?
读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,但凡有什么武林大会,都必定会有大事发生。不知道这种预感,是否会应验?我们今天就聚焦峰会,先看看来自外国、国内和香港三方的金融大佬,对于一些重要的金融议题的看法,我们节录了会议期间,一些比较重要的对话。

港元联系汇率的未来
先讲作为香港人,我们最切身关注的问题,就是港元的未来。关于联系汇率稳定性的猜测,HKMA金管局主席余伟文接受Bloomberg采访时,问到能否限制和管控联系汇率的后果和副作用?余伟文的答案是,HKMA没有计划没有动机,去改变联系汇率制度,稳定汇率对香港极其重要。但坏处就是,当美国加息,香港就被迫跟随。香港外汇储备有4300亿美元,底蕴够厚,所以毫不担心。
另外,记者也问到,当有一天人民币全面流通,港元的定位问题。余伟文还是重复了之前的语调,无意改变现状的立场。
分享一下我们的看法:我们绝对愿意相信,香港本身无意改变联系汇率的制度。但是,当外在的力量很强大,包括中央政府去美元化的立场,还有美国加息的节奏,而香港的能力太有限,独善其身的难度就相当大。要知道,任何一个国家地区,要执行货币政策,例如加息,可能会事先向市场摸下底。但当政府要改变一套货币政策制度,例如港元要与美元脱钩,恐怕只会突然发生,而不会给市场任何预警。真实例子发生在2015年,瑞士法郎跟欧元脱钩,一夜之间,瑞士法郎对欧元上升20%,对采用瑞士法郎做按揭的业主来说,负债一夜之间增加了20%,真的欲哭无泪!
香港这次急招了全球金融大佬来港,跟这件事情是否有关?我们拭目以待。
香港楼市调整 对银行体系的影响
另一个大家关心的重点,就是香港楼市和银行体系的稳定。记者问到余伟文,第一,有否担心香港楼市,第二,银行体系是否还能稳住?
关于楼价,余伟文提到楼市从2021年9月高位,调整了10%,是加息的外围因素,加上本地经济因素,内外夹击导致的调整,说到这里,他就轻轻带过了楼价的问题。接下来,就是银行体系的稳定性,当前银行的LTV平均只有50%,借款人还款能力很强。虽然最近「财爷新政」后,更多人能借上90%,然而受惠者要不就是银行内部员工,要不就是参与了按揭保险计划,银行的信贷风险,依然维持在LTV 50-60%水平,银行体系还是相对安全。最后提到,这些人还款能力强,就算负资产,亦不代表他们不能还款。
再分享一下我们的看法:银行对上会业主的LTV只有50-60%,有事实根据的;就算业主因楼价下调而变成负资产,亦不代表会断供。因此,我们有理由去相信香港银行体系,在目前来说是健全的。不过,有两点要注意:1)引用翻施永青的真知灼见, 97之后,香港楼市跌了7七成呢,现在跌一成好多咩?这么说,如果历史真要重演的话,LTV5-6成,恐怕银行也顶不住。难怪余伟文对香港楼市的评论,亦点到即止。 2)HKMA管的是正正经经的银行,银行的按揭客户大部分都是正正经经downpay 5成的业主,但HKMA好像管不到,那些银行体系外,提供「呼吸plan」的「财仔」,难道那些「上车客」的死活,HKMA就完全眼不见为干净吗?
Hong Kong vs Singapore
最近提到新加坡,都让香港金融界意难平。原因是,新加坡取代了香港,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,从前的「纽伦港」,变成今天的「纽伦坡」。新加坡从香港市场,吸引走不少资金和人才,成为亚洲第一。

会议期间,电视屏幕,时不时显示一个“HK vs Singapore”的画面,从个人平均财富、资产规模、IPO交易、外汇交易、税率等多方面,香港都完胜新加坡。仿佛在向参会者证明香港优势仍在,香港这么好,为什么你们还选新加坡? (SC Winters – HK vs Singapore) 被问到这个尴尬问题的,就是渣打CEO Bill Winters。他提到疫情底下,人员不能自由流动,的确让香港较难挽留人才,更难与世界连接。
香港金融中心的魅力 源自什么?
同场参与的还有高盛CEO David Solomon、摩根斯坦利CEO James Gorman和瑞银主席Colm Kelleher等金融领袖。这些人的到来,的确让人觉得,香港市场还是有号召力的。
其实香港的吸引力,最终还是跟中国有关,只要中国有前途,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窗口,才能发挥作用。当然,有相当部分的成功因素,还是要靠香港人自己努力。
记得峰会开始之前,有数位原先答应出席的国际金融巨头,先后因确诊、行程变动及家庭原因而缺席,包括花旗、黑石、巴克莱、资本集团以及东方汇理等大boss。

同时,亦发生了一段小插曲:财政司司长陈茂波,在中东出差期间受感染。尽管如此,依然坚持飞回香港,出席金融峰会。峰会开完之后,卫生署事后才公布,原来陈司长回到香港机场当天,检测结果还是阳性的。卫生署只认为他病毒量低,就让他无需隔离。据报道,未见陈茂波入场时使用安心出行,发言时也没戴口罩,还在谈笑风生。
虽然此举,难免让市民觉得政府处事过份灵活。不过,政府可以不墨守成规,特事特办地,让带病的司长出席峰会。检测阳性的人可以出席公开活动,这个向世界宣告香港复常的决心,已经再清楚不过了,这个亦不失为一个好消息。
心系香港,志在远方。投资未来,成为有选择的人。
思辰资本美国房地产基金,以投资美国Multifamily多户型公寓作为底层资产,乘着美国经济强劲、就业率高、薪金上升等良好环境,为租金创造上升空间,使我们的主动增值策略(Value-add Strategy)更顺利地推行。 (什么是Value-add?请参考:投资增值|美国买楼收租等升值?增值投资策略 主动提升物业价值) 欲了解更多?请参考我们的「美国房地产」投资专页。
更多文章:
美国加息 楼市修正还是崩盘
海外买楼收租 便宜=昂贵
热门海外物业市场 过去一年表现如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