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Youtube上面搜索“移民”,居然看到大部分的内容,都是来自一些移民人士,分享移居外国后的一些痛苦经历,提到他们“辛酸”、“后悔”,甚至想“回流”的一些感受,尤其以移民到英国的香港人特别多。
其实,有些人移民之前,就连当地都没去过,一时冲动,就决定要去了。到了以后,要么找不到工作,储蓄不够,无以为继;要不就是无法适应当地生活,生活过得特别艰难。
移民前的准备做得好,移民后的体验才会好。要选择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,当地的生活指数,就好比成本,而当地的生活质量,就好比利润。想好好经营你的移民后生活,不妨先比较各个地方,你需要付出的生活指数,所能获取的生活质量,两者是否匹配的,就能看出移民目的地的性价比。
在这个资讯丰富的年代,生活指数 和 生活质量,有充分的数据支持,是完全可以量化的。不论你想退休移民?还是在职移民?今天,我们就用客观数据分析,很有逻辑地,找出适合你,性价比最高的移民目的地, 甚至发掘到一些容易忽略的移民冷知识!
退休移民 必看生活指数排名
对于退休人士来说,退休后没有工作收入,只有生活开支,或者除了一早已准备好被动收入的朋友外,可能消费水平越低的国家,会越适合退休人士。
一个地方的生活成本指数,包含了两大部分:1)是消费品价格,包括杂货、餐饮、交通和公用事业。 2)是居住成本,包括租金或抵押贷款等住宿费用。

根据Numbeo的数据分析研究,在2022年中,比较了全世界137个国家,和510座城市的生活指数。先看看消费品价格指数,全世界最贵的地区,你可能猜也猜不到,是加勒比海的岛国(包括第一名遥遥领先的百慕达、第三的巴哈马和第四的巴巴多斯),另一个地区就是某些富贵的欧洲国家(包括第二名瑞士、第五的冰岛和第六的挪威),然后就要数到我们熟悉的,第八名新加坡,和第十的香港了。
另外就要看看居住成本了,以租金来算,百慕达居然是全球最贵的,然后是香港和新加坡,则排在第二和第三位。最后,把消费品和居住成本,两者综合起来的生活指数,在百慕达、瑞士、香港和新加坡的生活成本,分别排在全球第一到第四。
刚才的分析,是以国家地区层面去比较,如果以城市为单位,比较消费品价格指数,全世界最贵的城市,依然是百慕达,然后第2-7的都是瑞士的城市,第8-10位,就出现了美国的夏威夷、Santa Barbara和纽约市。至于居住成本呢,租金全球最贵的,是纽约市,第二是百慕达,然后惊人地发现,全球租金贵的前15座城市,居然有13座都在美国,尤其是加州!综合了消费物价和居住成本,总生活指数最贵的城市,基本上都落在两个国家,就是美国和瑞士。
当然,回归到移民生活,我们关心的,就是大部分人选择移民移居的目的地国家地区,我们选择了12个,分别是澳洲、加拿大、英国、美国、纽西兰、新加坡、爱尔兰、葡萄牙、日本、马来西亚、台湾、还有我们的香港。



这个图的棕色粗线,是该国所有城市的最高和最低数值,线越长代表差距(Dispersion)越大,而中间的蓝点,就是全国总体水平。
平均总体的生活指数,香港是最贵的,其次是新加坡,然后是美国。最便宜的,分别是马来西亚、葡萄牙和台湾。但要知道,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内,不同城市的差距,可以相当大。像美国国内,以纽约市作为基准,当作100,是美国生活指数最高的城市,相对于美国生活指数最便宜,堪萨斯州的Wichita,就只有44,差距甚远。英国也有同样情况,最贵的伦敦是70,最便宜的Kingston upon Hull,就只有36。
生活指数,对于没有工作收入的退休人士,是个很重要的指标。在一般香港人可选择居住的12个地区当中,香港本身的生活指数是最高的,难怪不少退休人士,都选择移民外国!
在职移民 就看本地购买力排名
那么,对于在职人士呢?他们要考虑的是,在当地【搵钱】,在当地花钱,究竟可以形成多大的购买力。本地购买力指数(Local Purchasing Power Index) 显示,在当地购买商品和服务所需成本,跟当地的平均净收入做比较,可当做是【搵钱花钱比例】指数。以纽约市的100作为基准,香港的本地购买力只有67,就意味着香港的平均工资,只能购买到比纽约市平均工资,等值67%的商品和服务。
比较全球137个国家地区,在当地搵钱,在当地花钱,获得最多的地方,你可能猜也猜不到,原来是阿联酋,也就是迪拜的所在地。紧随其后的,就是澳洲、瑞士、德国、加拿大和美国,大部分都是大家眼中的西方发达国家。细分到城市的话,结果就不太一样,比较全球510座城市,本地购买力第一到第10位的,有8座都是坐落在美国的城市,大家比较熟悉的包括北加州、德州和华盛顿州,都属于IT行业扎堆的城市。因此,如果当地做IT,收入高,购买力是全球最高的。值得一提的,就是排第二英国的Coventry和排第十加拿大的St John’s,如果有熟悉当地的朋友,不妨留言告诉我当地究竟有什么产业,可以支持这样的本地购买力。



回归到移民生活的 12个地区,平均本地购买力最高的头三位,分别是刚才提到的澳洲、加拿大和美国。 【搵钱花钱】最差的地方,就是葡萄牙、马来西亚和台湾。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城市,本地购买力差距可以很大,例如加拿大、美国和英国。在美国Silicon Valley做IT,搵钱花钱是最好的,但在美国某些城市,本地购买力好不了香港太多。若去了英国,有些城市的本地购买力,甚至比香港还要低,在当地生活感觉会比较“辛酸”。
追求享受 就看生活质素排名
说完生活成本的问题,就要探讨能获得什么样的生活质素。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生活质素呢?这里包含很多部分:除了刚才提到的生活成本和本地购买力,还有楼价/收入比率、环境污染、医疗、治安、日常交通便利程度 和 气候等因素。
Numbeo这项数据,覆盖的国家地区有87个 和248座城市的生活质量。统计认为全世界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地区,可能有些人猜到了,是瑞士。第二到第四,分别是丹麦、荷兰和澳洲。名列前茅的,几乎清一色都是西方国家,亚洲排名最高的,是第11位的阿联酋和第17位的日本。你可能想问,香港排多少呢?答案是68,跟巴西和俄罗斯处于一个水平。
以城市为单位的话,2022年中全球最宜居的城市,是澳洲堪培拉,第二名也是澳洲的阿德雷德,第三是荷兰海牙。澳纽和瑞士的城市,在生活质量的的排名,普遍很高,不知这可否叫做人杰地灵?有趣的地方是,只要按城市排名,往往就看到某些美国城市,排名相当高,包括第四和第11位,位于北卡的Raleigh和Charlotte,还有西雅图和奥斯丁等。在248座城市当中,香港排在211,比起乌克兰基辅和巴基斯坦拉合尔,还要低,你作为香港人,会否觉得悲哀?还是惊讶?



看看12个移民目的地的生活质量,香港从生活指数的一马当先,变成生活质量的倒数第一,有点惨不忍睹。整体而言,澳洲、纽西兰和日本的生活质量是最高的,值得留意的是,美国、英国和加拿大的线很长,表示不同城市的生活质量差距巨大。
毫无疑问,每个人对生活素质的标准都不一样,是可以很主观的。例如有些人投诉无法适应英国当地的饮食,这里恐怕就没有“美食指数”了;有些人关心工作机会的,这里没有包含就业率;也有些人会关心政治体制,这些也不可能有统一标准的。生活质量指数,仅供参考。
综合排名 选择宜居移民目的地
来到这里,我们看了生活指数,即是生活成本;本地购买力指数,即是所谓的【搵钱花钱】指数;还有你值得拥有的,生活质量指数。我们以刚才列出的12个移民目的地, Cross-over一下这些指数,比较一下这些地方的生活性价比。



我们必须区分退休人士 和 在职人士。退休人士,因为没有人工收入,靠的是储蓄加上投资被动收入,所以成本控制要做好,应该看重生活指数。这个图显示了,x-axis是生活指数,数字越低越好,y-axis是生活质量,越高越好。即是等于越靠近右上方的点点,就越好。
这个图显示了,不言而喻地,为什么香港人喜欢移民,香港这个点,死死的坐定在左下角,退休人士离开香港,看来是个明智之举。那么适合退休的地方呢?要便宜的,就是马来西亚,不担心语言障碍的,葡萄牙是个价廉物美的选择,预算比较充裕的退休人士,澳洲和纽西兰,可以给到你性价比高的生活质量。



接下来就看在职人士了,在当地找到工作职位的前提下,拿着工资消费,所以应该看重本地购买力指数。这个图显示了,x-axis是本地购买力,数字越高越好,y-axis是生活质量,也越高越好。即是等于越靠近右上方的点点,就越好。
看到这个图,香港就稍微好一些,本地购买力还可以,但生活质量是硬伤。那么在职人士移民的目的地呢?这项数据就没有争议了,澳洲是一枝独秀的右上角。其次的,就是美国和加拿大。刚刚提到退休移民不错的葡萄牙,对在职移民就不太合适了,因为本地购买力太低。由于时间有限,若果以城市来区分的话,美国有些城市,的确非常适合在职移民的,有兴趣想了解的话,不妨给我留言。
最后,想总结一下,移民申请是否成功,移民生活是否美满,还要看很多数据无法统计的因素。例如申请资格、语言、文化、就业、教育等其他因素,大家可以看看我们上一套,应该会有一些启发。移民海外,是个重大的人生决定。希望今天的资讯,大家觉得有趣之余,也能帮你更全面的的作出移民选择!
心系香港,志在远方。投资未来,成为有选择的人。
思辰资本美国房地产基金,以投资美国Multifamily多户型公寓作为底层资产,乘着美国经济强劲、就业率高、薪金上升等良好环境,为租金创造上升空间,使我们的主动增值策略(Value-add Strategy)更顺利地推行。 (什么是Value-add?请参考:投资增值|美国买楼收租等升值?增值投资策略 主动提升物业价值) 欲了解更多?请参考我们的「美国房地产」投资专页。
更多文章:
房地产基金巨人,炮制资金黑洞
FTX 破产 加密之神 原是死神?
香港金融峰会2022笔记